「十二個小時談判就為了爭執一個字;會議桌上談判對象跟我不對等;紅線在那裡?民選官員凡事就只會想到選舉;這些外交官僚只擔心自己的昇遷;學界進行二軌會議是象牙塔裡談國家大事;美方一腳踩在裡面,成事不足敗事有餘⋯⋯」
這講的不是兩岸關係,這是得到今年東尼獎話劇類首獎的 Oslo 的一些情節。講的是為了1993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個世仇,如何能拋棄成見,坐下來談達成歷史性奧斯陸協定的背後,以巴兩國及國際社會所做的努力,劇中描述了很多不為人所知的外交界秘辛。我上個月在紐約看完,感觸非常深。這部話劇聽說會拍成電影,我希望到時所有的朋友都要去看看。和平談判是多麼鞎難的一件事,比下個命令發射飛彈或到街上去丟汽油彈難太多了。
巴勒斯坦現在是聯合國觀察員身分,現在聯合國有136個會員國承認巴勒斯坦是國家。以外交上來看,巴勒斯坦的進程比台灣快很多,但我相信在台灣沒有人會羡慕巴勒斯坦人現在的處境吧?
邦交國對台灣有沒有用?當然有用。不是只有讓台灣元首有過境美國的藉口。有些檯面上或檯面下的交易,有邦交國還是多一些管道。但這些能根本解決台灣的問題嗎?不需要外交常識,也知道不可能吧?
巴拿馬斷交不能說意外,我意外的是,居然能撐這麼久。二十年前李登輝運河會議時,我己見識到中國在當地的勢力,現在更不用講了。這次的台巴斷交,是讓我更清楚的為台灣的處境做了一次reality check。
「十二個小時談判就為了爭執一個字;會議桌上談判對象跟我不對等;紅線在那裡?民選官員凡事就只會想到選舉;這些外交官僚只擔心自己的昇遷;學界進行二軌會議是象牙塔裡談國家大事;美方一腳踩在裡面,成事不足敗事有餘⋯⋯」
這講的不是兩岸關係,這是得到今年東尼獎話劇類首獎的 Oslo 的一些情節。講的是為了1993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個世仇,如何能拋棄成見,坐下來談達成歷史性奧斯陸協定的背後,以巴兩國及國際社會所做的努力,劇中描述了很多不為人所知的外交界秘辛。我上個月在紐約看完,感觸非常深。這部話劇聽說會拍成電影,我希望到時所有的朋友都要去看看。和平談判是多麼鞎難的一件事,比下個命令發射飛彈或到街上去丟汽油彈難太多了。
巴勒斯坦現在是聯合國觀察員身分,現在聯合國有136個會員國承認巴勒斯坦是國家。以外交上來看,巴勒斯坦的進程比台灣快很多,但我相信在台灣沒有人會羡慕巴勒斯坦人現在的處境吧?
邦交國對台灣有沒有用?當然有用。不是只有讓台灣元首有過境美國的藉口。有些檯面上或檯面下的交易,有邦交國還是多一些管道。但這些能根本解決台灣的問題嗎?不需要外交常識,也知道不可能吧?
巴拿馬斷交不能說意外,我意外的是,居然能撐這麼久。二十年前李登輝運河會議時,我己見識到中國在當地的勢力,現在更不用講了。這次的台巴斷交,是讓我更清楚的為台灣的處境做了一次reality check。